米线历史悠久,古烹饪书《食次》中,记米线为“粲”。 云南的米线是圆的,粗细如线香,是用挤压的方法压出来的。米线本来就是熟的,临吃加汤及配料,烫一下即可,当然不烫也行,做成凉米线。米线在云南人吃食中的地位仅次于米饭。米线白、细,汪曾祺先生写,西南联大有一女生面白、苗条,同学起一外号:米线。米线可分两类,一类是大米经发酵后磨粉制成的,称“酸浆米线”,为传统制法;另一类是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到机器中挤压,靠摩擦的热度使大米糊化成型,称“干浆米线”。制作米线有以下几个步骤:①泡米。将大米倒入木桶,用凉水浸泡半小时。②磨面。放掉水,控干,将米碾成面,或用粉碎机将米粉碎成面。③制粑。将米面加凉水合成粑。④压线。将和好的粑送入米线压榨机,旧时手工操作,使用十分笨重、庞大的压米线器械。米线深受云南人喜爱。云南人煮、煎、炒、凉、卤,把米线的吃法玩到了极致。
临沧流行稀豆粉米线。稀豆粉米线将豌豆粉调成浆,过滤后煮成稀粥炖好备用,上好的稀豆粉是金黄色的,糯、稠、香、滑,香气四溢,吃时,在烫好的米线上浇一勺稀豆粉,拌上芝麻、熟花生面、辣椒油、花椒油、大蒜油、香菜、葱花、肉酱等佐料,看似平常的稀豆粉米线却是云南早点中制作最复杂、佐料最多的早餐。滇西人常以稀豆粉米线为早餐和夜宵的首选食品。
云县米线较有名气的还有旺子米线。将新鲜猪血——云县人俗称为“旺子”,放入适量食盐至泡沫翻滚加入清水,静置待猪血凝为半固体,用刀划成核桃大小方块,加水煮熟待用。食用时,加入新鲜肉汤汁和猪血块,然后再加上辣椒油、芫荽、葱等佐料。旺子米线味鲜美、香气四溢,是当地人常用佳肴,也是外地人路经云县时必尝的风味小吃。如再加卤肠则为肠旺米线。
小锅米线遍及临沧大街小巷。用的是小铜锅,加入高汤,先放米线,加韭菜、鲜肉末,再放盐巴、味精、水腌菜等,最后加入鲜嫩的豌豆尖或白菜,浇上麻辣红油,即可出锅。小锅米线在临沧流行甚广。小锅米线中最讲究的是鳝鱼米线,将三厘米段的鳝鱼投入锅内炒至变色,放入盐、花椒面,加入冷水,待汤沸片刻用漏勺捞出,将油炸的猪肉皮投入汤内煮一下,使其吸味,再将煮过的鳝鱼投入锅内,两者混合一下起锅,然后将米线放入,加调料。
傣家“毫甩”。选当地的上等软米作为原料。“毫甩”颜色雪白,丝长柔软,吃时,先把“毫甩”置于锅中煮软,然后倒入碗中,再加上葱花、芫荽、酱、草果面、蒜汁、麻油等多种配料,“毫甩”色香味俱全,别有滋味。
临沧独具民族特色的过手米线,做法特别,吃法有趣。洗净手,把少许米线放在手心,再把调料加在米线上,用手把米线包圆喂进嘴里,故称“过手米线”。
在云南,米线还有一个孪生兄弟——米干,米干不像米线那样普及,有米干处似乎都有米线,而有米线处倒不一定有米干,米干更像是米线的一个影子。云南到处都有米干,但吃米干之风最甚的是滇南红河、文山一带。据说,米干最初就是二十世纪初随着滇越铁路的开通从越南传过来的,河口与越南就一河之隔,两国边民生活相互影响。河口能吃到很多越南风味,越南小卷粉满街都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