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随临沧会展策划小编去品尝临沧的茶菜吧!
上古之人都是“食肉动物”,多以渔猎为生,到了神农时代,才适时地变为了“食草动物”。汉代的《百虎通义》记载:“人民众多,禽兽不足,于是神农因天之时,分地之利,制耒耜教民农作,神而化之,使民宜之。”这样,茶就开始被人们发现并作为食物了。
茶最早就是一道菜,是用来吃的,后来才慢慢地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饮茶文化。
《红楼梦》里的妙玉说:“一杯为品,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,三杯便是饮驴了。”这是大观园里贵族小姐的看法,一般人可就管不得这些了,无甚讲究地抓把茶叶,杯里一放,开水一冲,这是现代人的喝法,而在明五味交融·临翔134 代以前都得叫“吃茶”,《金瓶梅》里就有多次记载,那个时代的吃法是,将茶和干果、菜蔬、花卉这些煮拢,然后通吃。直接用开水冲泡的喝法是明代以后的事。
唐代樊绰《蛮书》所写:“茶出银生界诸山,散收,无采造法,蒙舍蛮以椒、姜、桂合烹而饮之。”今天,云南临沧市澜沧江畔的马台、邦东、栗树、茶房等地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保持着饮用姜茶、煳米茶、糖茶、盐茶的古老习俗。德昂族、拉祜族的腌茶、酸茶也是把茶当菜来吃的。
事实上,人类吃茶的历史也正是这样的:咀嚼鲜叶、生煮羹饮,然后才是晒干收藏。羹饮,就是以茶入馔,制成“茶肴”。“茶肴”的出现最早见于《晏子春秋》:“婴相齐景公时,食脱粟之饭,茗菜而已。”中国是一个讲究饮食的国度,《吕氏春秋》中即有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,气味合而服之,以补精益气”。食药同源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。茶叶富有色、香、味、形的特点,能调和滋味,增加色彩,又具药理成分,因而,无论作为主料还是配料,茶和菜肴都是相得益彰的。
临沧的一些地方依然保留了以茶入馔的传统。布朗族制作和食用酸茶的历史悠久。唐代樊绰所记“蒙舍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”,就与布朗族的酸茶有关。其制作方法是:将采回的鲜茶叶煮熟,加上盐、辣椒、生姜等配料搅拌135 后装入竹筒或土罐内,再用笋叶封口,使之发酵至发酸,即可作菜食用。布朗族的另一道茶菜是将茶叶和腌豆腐搅拌均匀,再添加食盐、辣椒面做成腌茶食用,腌茶苦中带辣,满口清爽,回味无穷。
德昂族的腌茶,是将采回的鲜茶叶洗净,拌上盐巴、辣椒后装入陶缸里腌制,取出后当菜食用;另是将鲜茶叶用锅煮或蒸,待茶叶变软后搓揉,然后装入大竹筒里,并用木棒舂紧,堵塞筒口将其倒置,使筒内水分滤出,两天后用灰泥封死筒口,两三个月后,筒内茶叶发黄,可剖开竹筒,取出茶叶晾干后又装入缸内,加香油浸腌,之后即可直接当菜食用,或加蒜等配料炒吃。临沧现在又兴起了茶宴,以茶入馔,这是回归传统的一种绿色、自然、生态、健康的饮食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