糯米一直是受临沧地区人民喜爱的美食之一,尤其是受傣族人民的喜爱。糯米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钙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及淀粉等,营养丰富,是温补强壮的食品,具有补中益气,健脾养胃等功效。
跟随临沧宴会策划在临沧看看临沧糯米的做法、吃法
糯米的做法、吃法有很多种,以下是我们当地人喜爱的吃法:
蒸糯米饭需要头天晚上就把糯米洗净用清水浸泡,第二天清晨,将米捞起放入竹甑子里蒸,蒸熟后取下散尽水气,再用竹编篾饭盒盛装,这样吃时糯米饭香软可口不黏手。
糯米饭还可以色彩斑斓,用染饭花浸染、加糖和芝麻等,做出来有不同的颜色,让人看了都食欲倍增。
在临沧集市上经常能看到用芭蕉叶包裹的糯米粑粑,当地称为泼水粑粑。粑粑松软香甜而富有弹性,既有糯米的香味,又有芭蕉叶的清香。
泼水粑粑制作过程也不算难:需要准备芭蕉叶,糯米做成的腊面,红糖、白糖还有猪油。将腊面揉成团,加入适量红塘、白糖,揉合成比汤圆更稀点的状态。然后,取适量的糯米粉团放在大小合适的新鲜芭蕉叶(叶上可抹上一点猪油或香油),适当将粉团压成扁长状。最后,将芭蕉叶包成长条状,上笼蒸10-20分钟,蒸至糯米粉团变为棕色,就可取出食用。这种泼水粑粑一般可保存一周,变硬可油煎,有人称它是年糕。
“毫崩”为傣语,意为油炸米花。它是耿马傣族地区一种民间传统风味食品,主要在泼水节期间制作。制作时选用耿马勐简乡特产的香软糯米,用簸箕筛去杂质后用清水浸泡一昼夜,用竹甑蒸熟后将糯米饭拌以白糖或红糖,再舀出在簸箕上拔平成圆饼状,然后在阳光下晒2至3天,在泼水节前一天用油锅炸成。炸出的毫崩色泽金黄、脆酥香甜,是傣家人供佛待客、馈赠往来的佳品。
耳象粑粑傣语为“毫吾展”,也是耿马傣族泼水节期间又一重要的风味食品。做法是将糯米用水浸泡一夜,磨成面浆沥去水分再搓揉成团,在锅中煮熟,捞出放到木臼中加上红糖舂捣,再取出放簸箕上裹上炒熟的豌豆面,擀成圆形薄饼,晒干后用油炸。粑粑酥脆香甜、入口即化。
双江人民喜欢茶,于是就有了茶叶和糯米相结合的美食——茶叶香糯鸡。
把糯米洗净放入碗中备用;将茶叶用沸水泡开,取茶叶备用;宰杀土鸡时将鸡血淋在糯米上,没过糯米为宜;把鸡切成块放入锅中煮至八成熟,放入鸡血糯米,煮十五分钟后再倒入备好的茶叶,放入少许猪油,再煮二分钟即可。
八宝饭五彩缤纷,软糯甜美,柔滑滋润,清新可口,老少皆宜。它是可解荤腥油腻、提神醒酒的传统甜菜,也是宴席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之一。
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辅料较多:糯米用清水泡6小时、洗净、蒸熟;糯米饭加猪油拌匀;蒸碗抹上猪油,再将蜜枣、花生、芝麻、桂圆、冬瓜蜜饯、核桃、杏仁放在碗底,再放入拌匀的糯米饭,中间放豆沙馅,再盖上糯米饭抹平;上笼蒸40分钟后取出,翻扣在盘里;白糖烧开溶化,用水淀粉勾芡汁,淋浇在八宝饭上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