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故事的崖画
三千多年前,在沧源佤山,佤族先民们用崖画刻记路标,希望后来者能循此找到他们,但始终没有等到。崖画便成了佤族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标志和誓言,也成了他们三千年的期待。
在这漫长的岁月中,历史,多少显得有些神迷和苍老。但就凭这张名片上的符号,我们隐隐约约凿通了临沧远古的时空隧道;模模糊糊窥见了先民们的生产、生活的场景;影影绰绰追寻到了原始人群神秘飘忽的灵魂;虚虚实实触摸到了“秘境临沧”幽深邈绵的文化脉络。
一日三变,早红午淡,晚变紫,随气候变化的崖画颇显神秘,被当地佤族视为神圣之地。崖画上的人物图像,被佤族人们奉为“仙人”。千百年来,每逢旱季或年节,佤族和当地居住的其他民族都要到岩画地点举行庄严的祭祀活动,点燃香烛,摆上象征吉祥的祭品,祈求风调雨顺的好年景。
沧源崖画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崖画之一,产生于3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。已发现崖画地点11处,分布于沧源县的勐来乡、丁来乡、满坎乡、和平乡和耿马县的芒光乡等地,一般均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崖上。崖画是用手指或羽毛等蘸抹红色颜料绘成,颜料是用动物血调和赤铁矿粉制作而成,内容主要是狩猎、采集等生产活动及娱神等宗教活动的场面。还有战争凯旋图,上绘干栏式房屋建筑及手持兵器、驱赶猪羊胜利而归的人们。所画粗犷古朴,是研究南方古代民族历史的重要资料。
崖画各地点的画面距地面高2~10米左右,长 1~30米不等,画幅小者为数个零散图形组成,大者图像数以百个,动物187个,房屋25座,道路13条,各种表意符号35个;还有树木、舟船、太阳、云朵、山峦、大地等图像。人物图形的描绘,均守正百律,以单色勒和单线加平涂,省却五官等细部剪影式手法绘制,通过变化多端的四肢表现人物所从事各种活动。这些图像多有一定的中心内容,其中有狩猎、放牧、舞蹈、归家、娱乐等内容,真实生动地记录了先民们生产、生活的各种场面 。
第一崖画点:范围最大、图形最多,“猎首”“猎牛”,摄人心魄。
第一崖画点位于沧源县城北约20公里处的勐来乡民良下寨,这里崖画分布范围最大,图形最多。沿勐董河谷北上,两旁莽莽群山,幽林覆盖,一湾秀水环山飞奔。顺蜿蜒而上的山路,来到沿山的台地上,拨开古蔓荒藤,透过雨痕苔迹,隐藏在绿色海洋中的断崖,呈现眼前。面对峭壁上时隐时现的猩红色的图形,一股摄人心魄的力量,深深地撞击着心灵深处。
这面崖壁,表面较为平整,上部有岩厦,崖面上绘有人物和动物。总的来看,画人物、动物均不绘出细部,仅绘其轮廓,并强调某一富有特征的器官,牛突出了牛角,猴子突出了下巴,鹿有明显分叉的角……人物的五官并不画出来,只有头、颈、躯干和四肢,躯干一律呈倒三角形。有的人一看便知是男性,因为突出了生殖器;有的妇女则突出乳房或大肚子。
在第一崖画点,表现最多的内容是狩猎。顽皮的猴群在一条“V”形的藤条上上蹿下跳,有的人手持牛角号,有的人拉弓射箭,有的人执棍棒与野兽搏打。在崎岖不平的山路曲线上,有3只长尾动物在行走,两位猎手埋伏在两侧,呈侧卧,引弓待发。这里还有反映原始自娱性质的舞蹈,在一条代表地面的横线上,站着6个人,3人一组,组间有一定距离,6人一律左臂高举,右臂下垂,身体倾向右方,双腿分开,动作十分整齐。此外,这里还有反映原始宗教内容的“猎首舞”和“猎牛舞”。
第二崖画点:内容有趣、图形特别,庆祝凯旋、人物特别 。
沿勐董河谷北上可达丁来乡,这里是第二号崖画点。其中一幅村落图很有趣味,它画了一个长圆形代表村寨的范围,里面有14座干栏式的房屋,村外还有一座。村寨外画了几根线,大概是表示弯弯曲曲的道路,路上有众多的人,或驱赶猪羊等动物,或肩扛东西,从四面八方云集村寨。寨内有人舂米,可能要举行一次宴会。寨外有一所小房子,高居树上,起看守和瞭望的作用。有人分析,这可能是一次战争后,人们带着战利品凯旋。其中有两个人物特别醒目,一个人遍体涡旋状的图案,未着衣裤,表现了其文身;旁边那个人的胸部还文有几何图形。
在幽深险峻的崖壁上,这一幅幅佤族先民原始生活的百态图形象而生动,在秀丽的自然风光、葱茏的森林、茂密的植被和潺潺的溪流的相互掩映下,与世间最无情的时间抗衡,在历经3000多年的风雨侵蚀之后,依然光鲜如初。